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北的公關公司,有做媒體面的活動,和純活動面的案子。
包括新聞稿撰寫、媒體監測、行銷企劃、活動企劃等等。
這份工作非常有挑戰,我也很喜歡,但是身體不堪負荷,內分泌失調後就轉行百貨業,也就是櫃姐。
當時選擇當櫃姐,除了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肯拼的人,
希望用我多過常人的努力,得到更多收入之外,也希望磨練自己的溝通應對能力。
因為當時身為獨生女的我,並不是很會跟別人交流,
百貨正好是一個每天需要跟大量陌生人說話的工作,很適合磨練這一塊。
第一次做需要業績的工作,初期受到很多打擊和困難,但熬過去之後其實都算順利,順利到覺得賺錢不難,而且最後學不太到東西。就異想天開地,想轉戰科技業業務或專案管理的工作。
不得承認當時年紀小,賺錢算容易,所以自我膨脹。
轉職的過程沒有想像中容易,甚至進了一間科技公司,
第一天到職時,經理借我他的私人iPad叫我看公司簡介,
iPad裡的2個資料夾,居然是A片名稱,嚇的我第二天就說不去了。
顛沛流離的這半年,體認到在百貨的工作會這麼順利,是因為品牌夠強大,並不是自己多厲害。
當我離開了國際品牌,我就什麼都不是,不需要任何自我感覺良好,或自我膨漲。
因此我認為,真的能夠永續存在的,只有自己做品牌,才能不依靠些什麼。
那年25歲,有了創業的念頭。
並刺了人生第一個刺青在左手臂
“ I exist, live once.”
「我活著,只存在一次,所以要勇敢去做想要的事。」
現在我在演講時,若聊到剛出社會求職的主題,
都會提醒剛出社會的年輕人「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」,世界沒有了誰還是依舊會運轉,
我們能夠抓住的,就是盡力做好每個當下,實踐自己每個想法。
每個經驗都是養分,慢慢地累積,回頭看,你已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很多。
應該很多人好奇,望思甜點剛開始時,有沒有遇過什麼困難?
這下一集再繼續聊……